面向“一带一路”,服务新工科建设

航空UAV虚拟/增强现实飞行错觉实验教学平台

陕西师范大学航空人因工程与人工智能心理学实验室

banner3 banner2 banner1
本网站平台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请同学们文明使用,共同维护网络秩序安全。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1)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其他 实验设计

(2)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图片1.png

(3)其他描述:

实验1:

        空间线索和时间线索影响到被试的错觉发生量。

        新手“和“专家“在错觉诱发量上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实验2:

        进场过程受到速度和高度的影响。

        对于高速移动的目标进场时我们倾向于低估着陆和进近时间,反之,对于低速和中速的目标进场时,我们倾向于高估着陆和进近时间。

实验3:

        在不同角度和速度条件下,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SA)依靠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正确知觉。

        避免错觉,进场角度有一个最优角度,并非线性变化。

实验4:

        时间线索使操作员倾向于采用最大速度提前的策略。

        快速/慢速情况,对最大速度的影响不大,表明进场行为中时间因素较大的影响最大速度的选择和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点序列位置。

        时间线索可能作用于进场全程的判断,至少在早期速度选择中起重要作用。

实验5:

        空间线索使操作员倾向于采用最大速度推后的策略。

        空间线索作用于早期的判断,在后期会影响达到时间序列里的最大速度。

实验6:

        进场任务中,时间线索时间线索是受控加工,受以往3D空间飞行经验影响较小;空间线索的信息加工时为自动化加工,受以往3D空间飞行经验影响较大。

实验7,

        利用小组配合模拟飞行环境下,探讨进场阶段与线索任务的交互效应。

实验8,

        探讨进场方式与进场阶段不同,认知负荷与进场任务对SD诱发量的影响。

在进场错觉的仿真模拟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条件,不同因素的复杂影响,飞行错觉的发生可能对整个飞行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通过与行为实验相结合的虚拟飞行情境实验,较全面的模拟飞行员在进场行为中。环境线索对进场错觉成因各个阶段的影响。让学生更加了解模拟飞行软件和虚拟仿真/增强现实技术,同时对飞行错觉有较直接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