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一带一路”,服务新工科建设

航空UAV虚拟/增强现实飞行错觉实验教学平台

陕西师范大学航空人因工程与人工智能心理学实验室

banner3 banner2 banner1
本网站平台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请同学们文明使用,共同维护网络秩序安全。
课题组通知
实验室教学流程及通知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8/12 22:44:15

实验方法:采用预习,考核,答疑,示范,自行练习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学。

学生步骤:1.准备

(1)注册并登陆网站。

(2)预习飞行空间障碍、黑洞错觉、Tau线索等航空航天心理学相关材料。

(3)参加预习结果考核,考核合格才可预约实验。

(4)预约实验。

(5)询问指导老师问题。

(6)下载安装仿真模拟飞行软件。

(7)学生上手练习飞行软件基本操作。

(8)同老师交流操作中的感觉与问题。

(9)聆听老师示范飞机进场过程并示范操纵灯光,进场距离,地形密度等因素。

(10)完成飞行及相关错觉实验,并将飞行数据记录和错觉数据上传。

2.实验:实验试图提供一种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虚拟飞行情境实验,通过严格的控制实验条件,更加全面系统地模拟飞行员在进场行为中,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对黑洞错觉成因的各个阶段的影响。

(1)实验一采用采用3(地形密度:高,中,低)*3(距离:远距离、中等距离、近距离)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其中一个变量为地形密度,利用随机放置的长方形网格设置了三种机场跑道密度,本实验利用软件生成长方体,地形密度有三个水平:地形密度低:0个长方体。地形密度中在60每个网格中随机放置5个长方体;(地形密度高(在每60个网格中随机放个10长方体。被试内变量为距离,即距跑道识别阈限的距离,整个距离从8.3km不断进近到0,9km,按照高于,适于,低于下滑免分成三种水平,(远距离、中等距离、近距离)。本实验中,每个学生都经历所有的实验处理以充分熟悉实验流程。因变量为错觉量。

(2)实验二采用4(灯光照明水平:没有ALS、标准ALS、两侧照明、综合照明的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被试内变量为灯光照明水平,本实验设置四种水平的照明系统,①没有ALS;②标准ALS,即接近跑道到终点设置一组提示降落信息的信号系统;③只有两侧跑道照明,即没有距跑道终点处的信号灯,只有两侧信号系统;④综合照明系统即既包②又包含③。因变量为错觉量。每个学生都经历所有的实验处理以充分熟悉实验流程。

(3)(4)(5) 实验三、四、五分别改变速度、角度、高度其中的一个参数,固定另外两个参数,探究三者对因变量启动距离,TCC时间的影响。每个学生都经历所有的实验处理以充分熟悉实验流程。(实验三固定角度30°,速度二档,改变高度(高、低)。实验四固定角度,高度中等,改变速度(一档、二档、三挡)。实验五固定高度,固定速度,改变角度(15°、30°、45°))

(6)增加认知负荷。通过模拟情景的生态范式实验来综合控制变量,本研究试图在模拟飞行环境下,系统考查进场方式和进场阶段对飞行黑洞错觉量的影响及其两者的交互效应,以及飞行员认知负荷与进场规则对飞行黑洞错觉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

总结:(1)在每个实验结束后一周内,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作为作业。(2)统计学生在实验时的实验数据作为之后研究参考。

 

上一篇:没有资料
下一篇:航空心理学组会报告通知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