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道路大多是灰黑色为主的灰黑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颜色单一且灰暗。在单调的路段上行驶会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视觉疲劳是对安全的一个极大的威胁。
因此,一些国家开始把道路修成彩色,试图缓解这种疲劳。最早的荷兰,之后的苏联、美国、日本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有研究证实,在沥青混凝土中加入彩色氧化物铺设在路面上,可以起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此外,近年来的彩色路面防滑技术的成熟也将为彩色路面的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综合这些研究,彩色道路的铺设,在关键的路口、斜坡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路段如学校等,可以起到提醒注意,减缓疲劳的作用,也可以美化道路、防滑、以及缓解热岛效应。
人眼通过捕捉不同波长的光来识别物体的形状与颜色。颜色在交通安全中也会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在行车过程中,当驾驶员观察周围环境时,周围物体的颜色是诱发视觉反应的首要因素。据此,研究者选择了红、黄、蓝三色作为彩色路面颜色,黑色作为对照组颜色,通过眼动仪采集了包括受试者的眼动热点图、轨迹图、原始眼动路线等可视化信息的数据,以及注视点坐标、注视时间、瞳孔面积等指标。
结果发现,路面颜色会对驾驶员扫视幅度产生影响,其中黄色的扫视幅度最大。扫视幅度大说明驾驶员存在一定紧张感,可以提高警惕性。
驾驶员在原始路面上行驶时,瞳孔面积变化率波动情况最大,依次大于蓝色、红色与黄色路面,驾驶员瞳孔变化得越频繁,越容易产生疲劳感,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因此铺设彩色路面可以改善驾驶员行车时的疲劳感。